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-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-人妻VA精品VA欧美VA-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社會新聞  > 正文

李傳遞:半生賡續 滿腔赤誠

作者: 馬源劭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9-03 09:03

image.png
李傳遞向游客講述抗戰故事

一幅幅珍貴的抗戰影像資料、一件件當年繳獲的敵軍裝備、一冊冊泛黃的革命文獻……鄆城傳遞紅色文化博物館里,3000余件紅色文物靜靜陳列,述說著運西地區的崢嶸革命歲月。8月28日,“運西地區革命史展”在該館正式開展,吸引大批游客前來參觀、緬懷。每當講解員忙碌時,博物館創辦人李傳遞便親自上陣,向參觀者講述背后的紅色歷史。

這座展館凝聚了李傳遞的半生心血。他不僅是這些抗戰文物、紅色歷史的守護者,更是紅色文化的傳承者——用半生時間收藏、研究、展示、傳播紅色歷史,完成了一場跨越職業與時代的“紅色傳遞”。

紅色種子深植幼童心間

1972年,李傳遞出生于鄆城縣雙橋鎮李莊村。童年時,爺爺講述的“葛化倉奪機槍”“楊勇大戰鄆城”“截殺日軍駐濟寧司令阪田”等家門口的英雄事跡,成為他最深刻的記憶。

“小時候最愛五角星、紅領章,姑父是解放軍,每次回來送我一顆紅五星,我都當寶貝一樣藏著。”李傳遞回憶,那時他尚不懂得“收藏”,只是純粹地被軍人形象與英雄故事吸引。

初中時,他開始有意識地收集紅色連環畫、毛主席像章和革命書籍,漸漸攢滿了一書箱。“那個書箱是我高祖傳下來的,后來成了我們家的‘家庭圖書館’。”李傳遞也經常給同學講述抗戰歷史,因此成了同學間有名的“故事大王”。

從個人愛好到紅色使命

參加工作后,李傳遞從事烹飪及烹飪教學,但他從未放下對紅色文化的熱愛。有了工資,他跑遍北京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等地,開始系統收集紅色文物。“抗戰時的馬鐙、群眾支前用過的油簍、八路軍戰士用過的舊碗……每次看到這些,就像觸摸到了歷史。”李傳遞說。

1998年,李傳遞發起創建“水滸烹飪協會”(后更名為鄆城縣烹飪協會),這成為他收藏走向系統化、規模化的轉折點。協會現有近900名會員,多為餐飲業骨干。借助行業平臺與餐飲經營所得,他不斷拓展收藏范圍和深度。2007年,他開設了以“紅軍閣”為名的紅色文化主題餐廳,將收藏與餐飲結合,讓顧客在就餐中感受紅色文化熏陶。

“沒想到藏品越來越多,飯店逐漸放不下了。”李傳遞笑著說。2014年,在國家鼓勵民間創辦博物館的背景下,他正式申請成立“鄆城傳遞紅色文化博物館”,成為菏澤首家民間紅色博物館。

舉全家之力辦紅色博物館

建館之路并非一帆風順,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和空間——博物館需要獨立固定的場所,文物存放和維護更需要持續投入。

為籌建博物館,李傳遞和妻子毅然關閉了經營良好的飯店,將1000多平方米的餐飲面積全部改為展廳。“停業時推掉了1000多桌預訂的喜宴,但為了博物館能長遠發展,值得。”他說。

這些年,李傳遞將家庭大部分收入投入紅色收藏。起初親友不理解,妻子也沒少跟他生氣。“我一不吸煙、二不喝酒,就這一個愛好,你就支持我吧。”他對妻子說。如今,妻子已成為他的得力助手,負責博物館日常運營。

2014年博物館成立以來,一直免費向社會開放,現已成為國家三級博物館、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,年接待參觀者超10萬人次。李傳遞還主動將紅色故事帶進社區、鄉村、學校,讓紅色文化“流動”起來。

“社會各界對紅色文化的強烈反響,給了我不竭的動力和溫暖,也堅定了我將紅色收藏進行到底的勇氣。我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紅色文化,明白現在的幸福生活是誰創造出來的。”李傳遞說。

此次“運西地區革命史展覽”,是李傳遞紅色傳承路上的又一里程碑。展覽通過大量珍貴實物與歷史圖片,全面展示了運西地區黨組織創建、革命斗爭、抗日戰爭的光輝歷程。“革命老區運西地處大運河以西,曾包括冀魯豫邊區的19個縣區。這是一塊紅色熱土,中國共產黨領導運西軍民英勇無畏,浴血奮戰,演繹了一幕幕氣壯山河的對敵斗爭故事。”李傳遞在展覽序言中寫道,“英雄豐碑,高山仰止;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!”

從一名廚師到紅色館長,李傳遞用半生賡續紅色傳承。他說:“我的名字是祖父起的,意為將祖傳學風、家風,以及求智、修身的傳統一代代傳遞下去。”如今看來,他不僅傳遞了家風,更傳遞了一片赤誠的紅色初心。       文/圖 記者 馬源劭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